山东通史

《山东通史》是2009年12月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图书,作者是安作璋、陈冬生。

内容介绍

明清时期,是中国封建社会的晚期,也是走向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开端。这一时期,中国社会表现出封建专制时代末期鲜明的时代特征。在政治领域,中国封建专制制度达到一个新的高度。明初废除丞相制度后,皇权更加至高无上,封建专制机器更加完备,封建统治阶级对广大民众的统治更加严密。

作品目录

前言

通纪

一 明代山东省地方政权的建立

(一) 朱元璋建国与北伐

(二) 明初山东经济的恢复与发展

靖难之役与唐赛儿起义

(一) 靖难之役

(二) 唐赛儿领导的农民起义

朱高煦朱高煦的叛乱与覆亡

(一) 明初分封在山东境内的诸王

(二) 汉王朱高煦叛乱与覆亡

四 山东各地人民的反封建斗争

(一) 明中期阶级矛盾的尖锐

(二) 刘六刘七起义军在山东的活动

(三) 嘉靖年间山东矿工起义

(四) 万历年间城镇人民反矿监税使的斗争

(五) 白莲教兴起与徐鸿儒起义

山东省沿海人民抗倭及援朝斗争

(一) 倭寇对山东沿海地区的骚扰与破坏

(二) 明政府防御倭寇的措施

(三) 嘉靖年间戚继光与山东沿海人民的抗倭斗争

(四) 万历年间山东人民的抗日援朝斗争

六 明朝末年的山东局势

(一) 孔有德叛乱与明朝的平叛战争

(二) 清军南下侵扰与山东各地人民的抵抗

(三) 明末农民起义大顺在山东的建立

清代山东各地的抗清斗争

(一) 清军进入山东与大顺地方政权的失败

(二) 赵应元、秦尚行谢迁于七起义等领导的抗清斗争

(三) 嘉祥满家洞军与曹州榆园军的抗清斗争

(四) 鲁南九山王俊领导的抗清斗争

(五) 丁维岳、张尧中、孙化庭等领导的抗清斗争

八 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缓慢恢复与阶级矛盾的尖锐

(一) 社会经济的缓慢恢复与发展

(二) 土地兼并进一步加剧

(三) 吏治腐败与军队废弛

(四) 封建剥削的加重

(五) 自然灾害频仍下的民众困苦生活

(六) 山东省各地人民的反封建压迫斗争

王伦起义

(一) 清水教的源流及其秘密活动

(二) 王伦起义的爆发及初期斗争

(三) 清军的反扑与起义军围攻临清市

(四) 清政府对起义的镇压与起义的失败

一○ 天理教起义

(一) 天理教的渊源及其广泛传播

(二) 天理教起义在山东各地的爆发及其失败

一 政区与户口

(一) 明清时期的山东政区

(二) 明清时期的山东户口

二 职官

(一) 明代山东地方职官(附主要行政官员简介)

(二) 清代山东省地方职官(附主要行政官员简介)

(三) 衍圣公

三 兵制

(一) 明代山东都司、卫所和班军

(二) 明清地方武装

(三) 八旗山东驻军

(四) 绿营山东驻军

(五) 水师营

(六) 明清时期山东主要军事官员简介

四 经济

(一) 田制

(二) 赋役

(三) 仓库

(四) 手工业

(五) 商业与商业城镇

(六) 工商税

(七) 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

五 水陆交通

(一) 河运(漕运)

(二) 海运

(三) 公路交通

六 河渠

(一) 运河及其治理

(二) 黄河及其治理

(三) 大、小清河及其治理

七 教育

(一) 府、州、县学

(二) 社学、义学和私学

(三) 书院

(四) 童试与乡试

八 学术

(一) 理学

(二) 经学

(三) 历史学与小学

(四) 金石学

九 文学

(一) 诗词

(二) 小说

(三) 戏剧

(四) 散曲

十 科技

(一) 农田耕作技术

(二) 采矿窑冶技术

(三) 天文与数学

(四) 医学

十一 宗教

(一) 佛教

(二) 道教

(三) 伊斯兰教

(四) 天主教

(五) 民间宗教

十二 外事

(一) 山东运河沿岸的外事活动

(二) 明清时期山东半岛与朝鲜的交往

……

列传

主要参考文献

后记

……